今天给各位分享龙卷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卷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龙卷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龙卷风、龙卷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1、龙卷风
“龙卷风”,系自积雨云底伸展出来到达地面的强烈旋转的漏斗云体,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小尺度风暴。 龙卷风的发生往往与强雷暴天气密切相关,二者发生条件一样,都是强对流天气下的产物,所以,龙卷风一般发生在夏半年,且多在午后出现。但在寒冷季节,如果具备强对流条件,有时也可以产生龙卷风。如1963年——1966年的1——3月份,英国就曾出现过20个(次)龙卷风。龙卷风主要发生在20—50°的中纬度地带。全世界每年有记录的龙卷风在1000个(次)以上,其中美国可称得上是“龙卷风王国”了,平均每年约800次,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也都是龙卷风发生较多的国家。 我国发生龙卷风的次数比美国要少得多,但每年也有数十个龙卷风发生,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有它的踪迹。我国龙卷风一般发生在3—9月,南方多于北方,平原多于山地,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安徽、湖北、山东等地都是发生龙卷风相对较多的地区。 由于龙卷风发生范围很小,来去突然,加上对其内部结构及成因了解还不多,因此还很难对它进行预报。目前,气象工作者预报龙卷风一般是通过分析它出现的天气背景、不稳定度以及用雷达跟踪的方法。气象雷达在发现、跟踪龙卷风上起着重要作用,雷达可以对二三百公里外的积雨云进行连续观测,一旦在雷达中发现有龙卷风存在的钩状回波时,即可发出警报。但也有的龙卷风出现时,钩状回波不明显,难以确切判断,以致造成预报失误。近10多年来,有些国家组织了群众性的龙卷风观测网,效果不错。尽管群众目测龙卷风在时效、范围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只要配备相应的通讯设备,使龙卷风情报迅速传递到气象台站,就能使气象雷达监测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在大力发展气象雷达的同时,适当建立一些群众性的观测网,乃是目前提高龙卷风预报准确性及减轻龙卷风灾害的一个有效途径。 龙卷风侵袭区内最安全的位置是地下混凝土掩蔽所,由25厘米以上的加厚混凝土建造墙和屋顶的房子或掩所是最理想的掩蔽所,如果地下室也是由加厚混凝土建成,它也可有效地防御龙卷风的破坏。调查表明,最安全的位置与龙卷风来向相反。东北方向的房间相对比较安全,小房屋和密室比大房间安全。木板和碎片常穿过南墙和西墙,因此,西南方向的墙较易内塌。汽车遇到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如果一个人在野外遇上龙卷风,要迅速寻找一个与龙卷风路径垂直的低洼区(如田沟)进行躲避。(来源于1990年6月18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张清) 龙卷风是一种剧烈旋转的空气柱,链接着地面和积雨云,在极少数情况下与积云的底部接触。它通常被称为旋风或气旋。它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美国加州:正在奔跑的龙卷风 龙卷风的来临,使黑色的风暴云聚集在一起,天空变得黑暗。棒球大小的冰雹可能会落下。一个漏斗突然出现,仿佛从云层中降临。漏斗撞击地面,咆哮着向前行驶,发轰隆隆的声音,撕裂沿途的一切。 美国德州:正在奔跑的龙卷风▍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龙卷风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这些气团(云团)通常伴有强烈的雷暴。在这些气团里,空气扰动得非常厉害,上下温度差相当悬殊。例如,当地面附近温度为30℃时,到8000米的高空时温度已降至-30℃。这使冷空气急剧下降,热空气迅速上升,上下层空气剧烈对流,产生雷暴,并形成许多小旋涡。当这些小旋涡逐渐扩大,再加上激烈的震荡,就会合并形成大旋涡,龙卷风就此诞生。 龙卷风形成条件和过程▍形成过程 在气象动力学方面,通常认为龙卷风的形成会经历四个阶段:气流上升:温差引发空气对流,带来紊乱能量,使气流不断变化上升气团水平旋转:上升气流在风速和风向切变的作用下产生垂直涡度,开始在水平方向旋转。形成龙卷核心:上述旋转系统在辐合气流的作用下,向对流系统内部发展,在对流层中层形成龙卷核心。龙卷风成形:在对流气团下部,气流快速下沉,龙卷核心的涡旋向下延伸发展。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风。龙卷风的组成结构(来源:Wikipedia) ▍等级划分根据龙卷风的破坏程度,增强型藤田等级对龙卷风强度划分为EFU、EF0~EF5七个级别:EFU级:风速:很低,无测量样本;发生概率:3.11%;破坏程度:破坏性比较轻微,几乎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EF0级:风速:105~137公里/小时;发生概率:52.8%;破坏程度:轻微损坏。小树被吹倒,灌木丛被连根拔起。屋顶上的瓦片被扯掉,汽车和建筑物的窗户被吹掉等等。EF1级:风速:138~177公里/小时;发生概率:32.98%;破坏程度:中度损坏。屋顶从瓦片或种植中剥离。小面积的屋顶可能会被吹走等等。EF2级:风速:178~217公里/小时;发生概率:8.41%;破坏程度:相当大的损坏。框架房屋的整个屋顶被扯掉,房屋的内部受损,中小型树木被连根拔起等等。EF3级:风速:218~266公里/小时;发生概率:2.18%;破坏程度:严重损坏。屋顶和众多外墙从框架房屋上被吹走,所有树木都被连根拔起或高耸。两层楼的房屋二楼被毁等等。EF4级:风速:267~322公里/小时;发生概率:0.46%;破坏程度:毁灭性的破坏。树木部分剥皮,汽车被破坏并抛向空中,框架房屋被完全摧毁。EF5级:风速:大于322公里/小时;发生概率:0.05%;破坏程度:难以置信的破坏。汽车被扔到数百甚至数千米之外。框架房屋、砖房和小企业厂房被卷跑。 龙卷风袭击后的街区景象龙卷风的形成,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因进入龙卷风内部进行观察分析,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工作,所以目前科学研究并没有完全掌握其内部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目前对其探测的方法,主要是依靠雷达进行扫描分析。 --------------------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龙卷风(天气现象)_百度百科 (baidu.com);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Enhanced_Fujita_scale;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龙卷风事实和信息 (nationalgeographic.com) ------------------- THE END ------------------ 作者:生活科普家 微信公众号:kepujia1688 ↓点击下方公众号↓ 阅读更多有趣的内容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天气 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太大的涡旋,状如漏斗,风速极快,破坏力很大。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龙卷风的出现和消失都十分突然,很难进行有效的预报。 龙卷风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远远看去,它不仅很像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一条巨蟒,而且很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现象,称为“水龙卷”(或称“海龙卷”,waterspout);出现在陆上,卷扬尘土,卷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称为“陆龙卷”(landspout,美国国家气象局称dust-tube tornado)。世界各地的海洋和湖泊等都可能出现水龙卷。在美国,水龙卷通常发生在美国东南部海岸,尤其在佛罗里达南部和墨西哥湾。水龙卷虽在定义上是龙卷风的一种,其破坏性要比最强大的大草原龙卷风小,但是它们仍然是相当危险的。 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有记录以来美国最致命的龙卷风是发生于1925年3月18日,越过了密苏里州东南部、伊利诺伊州南部和印地安那州北部的“三洲大龙卷”,导致695人死亡。 龙卷风的力气是很大的。据报道记载,1879年5月30日下午4时,在美国堪萨斯州北方的上空有两块又黑又浓的乌云合并在一起。15分钟后在云层下端产生了涡旋。涡旋迅速增长,变成一根顶天立地的巨大风柱,在三个小时内像一条孽龙似的在整个州内胡作非为,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但是,最奇怪的事是发生在刚开始的时候,龙卷风涡旋横过一条小河,遇上了一座峭壁,显然是无法超过这个障碍物,涡旋便折抽西进,那边恰巧有一座新造的75米长的铁路桥。龙卷风涡旋竟将它从石桥墩上“拔”起,把它扭了几扭然后抛到水中。在我国,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发生过一次龙卷风,它轻而易举地把一个22万斤重的大储油桶“举”到15米高的高空,再甩到120米以外的地方。 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大多数碎片落在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较轻的碎片却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龙卷风的产生原因 龙卷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可以从夏天在操场上常能看到的一种现象,得到启示:一阵风刮来,突然在操场中间出现了一个气流涡旋,它卷起了沙土和树叶随气流旋转,而且越转越快地在移动着,过了一会,又迅速慢了下来,突然消失了。这是很小尺度的气流不稳定性造成的。 龙卷风则是中尺度的气流不稳定性造成的,其平均直径为200-300米,直径最小的不过几十米,只有极少数直径大的才达到1000米以上。它的寿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几小时。其移动速度平均每秒15米,最快的可达70米;移动路径的长度大多在10公里左右,短的只有几十米,长的可达几百公里以上。它造成破坏的地面宽度,一般有l-2公里。 普遍认为,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 龙卷风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 (2)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 (3)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辅合,即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形成龙卷核心。 (4)龙卷核心中的旋转与气旋中的不同,它的强度足以使龙卷一直伸展到地面。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 由上可以看出,龙卷风的形成和消失,都是气流运动不稳定的过程。 美国的龙卷风为什么多 美国的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被称之为“龙卷之乡”。这主要是和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美国主要处在中纬度,春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即使在秋冬季,也常受其边缘影响。在副高南部和西部是偏东和东南气流最活跃的地方,它把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大量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向美国大陆输送,这是产生雷雨云的充分条件。雷雨云不断地强烈发展,龙卷风就伴随而来。 美国龙卷风发生最多的是中西部和南部的广阔区域,有人将美国这一常发生龙卷风的区域称为“龙卷风道”。美国约有54%的龙卷风发生在春季,5月份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美国,其西缘正好停留在中西部,这时,东南气流把墨西哥湾的暖湿空气从南向北大量输送。空气中有了充足的水汽,又有了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雷雨云就会强烈产生,经常发展成龙卷云而产生龙卷。6月份大量的暖湿空气向北移到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衣阿华州,7月份移到加拿大,从此,美国的龙卷数量就大大减少了。 据近50年的统计,美国上空发生龙卷的次数至少增加35倍。有时没有龙卷云,但也会发生“龙卷”,这种特殊的龙卷称为“无云龙卷”,竟占美国龙卷的一半左右。这种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人认为,这是和奔驰在公路上的汽车数量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美国公路干线上经常运行的小汽车不下200万辆,卡车60多万辆,美国交通实行靠右侧行驶,每当高速运行的两辆车错车时,就会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空气涡旋。众多辆汽车产生的空气涡旋叠加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涡旋。这股强大的涡旋,一旦遇到合适的天气系统和大气温湿条件,也会诱发龙卷风。 在北美洲,尽管龙卷风季节通常从3月到10月,但一年中随时都可能出现龙卷风,且在午后和晚上容易出现,超过80%的龙卷风在正午和午夜之间發生。 除南极洲外的每块大陆都发现有龙卷风,只是美国遭受的龙卷风比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多些。除此之外,龙卷风在加拿大南部、亚洲中南部和东部、南美洲中东部、非洲南部、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澳大利亚西部和东南部以及新西兰等地区也常有出现。 (作者:王振东 天津大学教授)龙卷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龙卷风、龙卷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chtoy.com.cn/post/3838.html发布于:2025-11-27




